四大石窟 之 麥積山石窟
麥積山史學界現在普遍認為麥積山石窟是在公元五世紀初,由西北地區的羌人政權“後秦”第二代君主姚興所開鑿。然而,天水不在絲路沿途,來自西域的佛教石窟藝術又是怎樣傳到這裏呢?
公元401年,姚興攻滅了在武威地區的後涼政權,獲得不少呂光從龜兹帶回的佛教和文化資源(前面河西走廊之武威篇有記載這段歷史)。之後姚興開始在自己的控制地區内大力推動佛教,使長安地區僧人修禪之風大盛。
當時佛教僧人修禪普遍以石窟為場所,推斷姚興因此在家鄉天水麥積山開鑿石窟,一來為僧人提供修行場所,二來為自己作功德。由於利用了來自龜兹的佛教文化資源,所以麥積山第一批石窟的風格非常接近同期克孜爾石窟的風格,因此可說麥積山石窟的源頭是通過絲路東傳而來的。
北魏、西魏、北周三朝是麥積山石窟發展最高潮的時期,開鑿於這三朝的石窟造像充滿了難以言喻的神韻,是麥積山石窟的精品。隋、唐、宋以及之後各朝開鑿及重修的石窟造像明顯表情呆板,成爲真正的泥塑菩薩。
現在到麥積山,首先從遠處看到的是第13窟著名的東崖大佛,主佛高度超過十五米,是麥積山最顯眼的標志。這個窟的佛像是隋朝時的作品,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“天性沉猜、持法尤峻”,因此這尊主佛像的面容也顯得深沉、肅穆,雙目垂注下界的衆生。
麥積山第一代石窟71窟的主佛像。它的面形眉細眼大鼻高,雙目平視,神情莊重,是所謂的“胡人相”。佛像呈結跏趺坐式,身着緊貼在身體上從左肩斜披至右腋下的“袒右臂式”袈裟,右肩上搭着衣服的邊緣,右肩和右胸裸露在外。
西魏147窟
西魏時的138窟主佛像。 特點是厚重的對襟外套内露斜披胸衣,衣褶之間距離較寬。這種叫“冕服式”的佛像衣式是石窟漢化的第一步。這時佛像的衣飾也變得很厚重,明顯是爲了適應當地氣候的本地化表現。
在麥積山西壁的98窟大佛像很有可能是在鳩摩羅什譯出《阿彌陀經》後雕鑿的。其主佛像高近14米,雙脚站在雲頭之上聳立在麥積山的西崖正中最顯眼的位置。根據佛像立於雲頭而又位處西崖這兩樣特點推測中間主佛是西方“接引佛”(又稱阿彌陀佛),圖像左面立的是大勢至菩薩像,這是大乘佛教凈土信仰中的“西方三聖”形象。
散花樓又稱“上七佛閣”,建在高出地面約80 米的東崖三大佛的上面,這是北周秦州刺史李充信在公元六世紀後期造的一座功德窟,裏面總共有七個佛龕,每個龕内各有一佛兩弟子六菩薩或一佛兩弟子八菩薩的造像組合
“散花樓”窟外門上的壁畫,是北周時(公元551~581年)的原作。圖七中左右兩組飛天相向而飛,左上飛天在演奏笙,左下飛天在演奏橫笛,天花散落各處。這些飛天的脚部都被衣裙所遮蓋,既不像龜兹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着裙露脚的原始形象,也和雲崗石窟所見腿部着褲的北魏粗獷飛天不一樣,反而猶如漢傳道教文化中的天上仙女。另外留意飛天的面部和手臂用很薄的細泥塑出非常有立體感,這種稱為“薄肉塑”的雕塑法是中國古雕塑和繪畫結合的精品。
這幅圖是第四窟“散花樓”窟外門上的壁畫,都是北周時代的原作。畫中緩步而行的馬的身體比例、形態和動作栩栩如生,連騎馬人姿勢也自然流暢,可見當時畫師在日常生活中應可時常接觸到馬和有關的活動。
這幅圖是第五窟“牛兒窟”廊頂天馬圖,是唐初的作品。天馬居中飛奔,前有寶珠,後有一象,上下伴有飛天,有天花環繞。